首页 / 未分类 / 广西铁路“三月三”单日送客84.5万,这些服务细节让旅途更温暖

广西铁路“三月三”单日送客84.5万,这些服务细节让旅途更温暖

清晨六点的南宁东站,自动扶梯上的金属扶手还带着夜的凉意。27岁的林晓雯背着双肩包,在拥挤的人群中第三次核对车票上的检票口。她不知道的是,这个壮族传统节日的首日,广西铁路正以84.5万人次的单日发送量,刷新着西南地区的客流纪录。当她终于挤上开往桂林的列车时,候车大厅里的电子屏正跳动着红色数字——南宁东站单日发送旅客突破20万人次,相当于每分钟有140人从这里启程。

在钦州东站的安检口,客运员小陈的制服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。从凌晨四点开始,她已经连续疏导了近万名旅客。当看到一位拄拐的老人在人群中踉跄时,她快步上前扶住对方,腰间的对讲机突然响起:“2号安检口有轮椅旅客需要协助。”这种高强度工作对她来说并不陌生,但今年不同以往的是,车站专门为重点旅客设计了“小红花”标识。当玉林北站的工作人员举着粉色指示牌穿过人群时,有位带着双胞胎的母亲悄悄拍下了这一幕:“本来担心带孩子赶不上车,没想到刚进站就被‘小红花’接走了。”

深夜十一点的梧州南站,出租车司机李师傅特意把顶灯擦得锃亮。他的手机里存着铁路部门发来的排班表,显示当晚将有三趟夜间高铁到站。“去年这时候,很多旅客出站后只能步行去市区。”李师傅一边说着,一边把矿泉水瓶拧开润了润嗓子。此刻的站前广场灯火通明,原本十点收班的公交司机王师傅正和调度通电话:“再等最后一班高铁,我车里还剩三个空位。”这种跨部门的协作在今年形成了常态,从出租车候客区到网约车停车点,每个细节都经过了反复推演。

在贵南高铁的餐车里,来自成都的游客李薇正和朋友分享着刚拍的视频。镜头里,列车员推着餐车穿行在车厢间,车身上“壮族三月三”的装饰彩带随着列车颠簸轻轻摇晃。“以前从成都到桂林要坐20多个小时大巴,现在高铁4小时就到了。”她不知道的是,这条线路的运能在假期期间增加了30%。当列车驶过喀斯特地貌的峰林时,邻座的壮族阿婆正在用手机视频教孙子唱山歌,屏幕里的孩子奶声奶气地喊着:“阿嬷带五色糯米饭回来!”

在南宁站的母婴候车室,年轻妈妈陈雨桐正给三个月大的宝宝换尿布。墙上的电子屏实时显示着各次列车的候车状态,哺乳区的窗帘可以电动调节遮光。“去年这时候还在为找哺乳室发愁,今年直接用手机预约了。”她指着墙上的二维码说。这种智慧服务的升级,源于铁路部门对2000多份旅客问卷的分析——超过65%的年轻父母希望得到更私密的哺乳空间。

当暮色再次笼罩南宁东站时,客运主任张伟终于在值班室坐下。他的工作日志里密密麻麻记录着:增开安检通道12条,协调地方交通延长运营班次23趟,处理旅客求助178次。窗外,一列列动车组正驶向灯火璀璨的城市,车厢里的欢声笑语与站台上的忙碌身影,共同编织成这个春天最温暖的出行图景。而林晓雯们或许不会知道,那些在人群中穿梭的制服身影,那些深夜里依然亮着的指引灯,那些被汗水浸透又晾干的工作证,正在用最朴实的方式诠释着:所谓的“出行高峰”,不过是有人在负重前行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站长立场,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有侵权、违规,可直接反馈本站,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jmf66.com/39610.html

admin作者

上一篇
下一篇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手机访问
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

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

返回顶部